德国大学留学切身感受德国制造
德国大学留学切身感受德国制造
来德国的时间越长,对德意志民族的敬意越深。他们不仅丰富了人类的精神世界(没有德国的哲学家和音乐家,我们的精神生活会贫乏很多),还为我们的物质享受提供顶尖的产品,从电子器具到奔驰、宝马,“德国制造”成了优质、高端的同义词。
1887年8月23日,英国颁布的一项贸易法标志着“德国制造”的诞生。具有讽刺意义的是,英国的原意是提防和寒碜德国。当时德国的工业化程度不及英国,不少德企为了抄近路偷袭英国的技术。贸易法要求所有与英国做生意的国家必须标上产品的出处,主要是谨防德国的模仿。德国历史学家阿贝尔斯豪森(Werner Abelshausen)认为,贸易法的另一个目的是把德国产品的名声搞臭,因为当时德国的机械制造已经达到相当水准。也就是说,照英国人的意愿,“德国制造”应当是假冒伪劣产品的代名词。
事与愿违的是:“德国制造”越来越引人注目。二战中盟军将科隆等城市几乎夷为平地,却没有毁坏德国的工业基础。这也是德国经济在战后很快复苏的原因之一。而由于斯图加特、慕尼黑等大城市的基础设施受损,很多企业“移师”农村,刚刚创业的也更愿意在山清水秀处扎根——这给德国经济带来了另一大优势,那就是实力分散,遍地开花。
上世纪80年代,当美英的经济重心越来越偏向金融业的时候,德国坚持以传统工业为支柱,并因此受到其他西方国家的嘲笑。而在危机连绵不断的今天,德国保守的经济结构成为令人羡慕的“德国模式”:制造业占总体经济的20%,是英国的两倍。从国际康采恩到无数中、小企业,德国的工程师和技术工人创造着实实在在的价值。“德国制造”的产品既满足高品质的消费,又正合经济腾飞国家的需求。这也是为什么欧元区其他国家纷纷陷入停滞和衰退、而德国仍然保持一枝独秀的原因。某种程度上,德国还从欧元危机中获益。因为价值稳步下跌的欧元使“德国制造”如虎添翼:不仅质量上乘,而且拥有价格优势——这是马克时代很难想象的。
照现在的架势,欧元债务危机一时半会儿不会收场。欧元正在朝软货币的方向走。普通人积累的财富将像阳光下的黄油一样融化,而出口企业的经理们则将对着厚厚的订单簿喜不自胜。因为与欧元区之外的世界相比,欧元国家的企业不费吹灰之力便可享受竞争力节节升高的成果。而本来已经竞争力十足的“德国制造”更将天下无敌。
换句话说,疲软的欧元将提振整个欧元区的出口经济,却无法减缓欧元区内部的不平衡。这也是德国着名经济学家本恩德 诺伊曼(Bernd Neumann)主张德国应退出欧元区的主要原因。在他看来,与其他欧元区国家相比,德国企业效率太高,效益太好,破坏了货币联盟的整体和谐。如果默克尔总理能够下此决心,那么德国将不必再为其他国家的财政状况操心,而货币联盟内部没有人再一天到晚强调财政纪律,这不是两全其美吗?当然,德国绝大多数政治家和经济学家反对这个建议。从政治角度讲,德国将开历史的倒车;从经济层面考虑,无异于对出口行业宣判死刑。果真如此吗?重新印刷的马克有可能在一夜之间升值20%,这无疑将使“德国制造”遭受重创。但我认为,这将是暂时的。
从战后到欧元问世,德国企业积累了足够如何在坚挺货币下生存的经验。启动马克只不过重新迫使公司的管理层和工程师绞尽脑汁,寻找优化程序和降低成本的途径。而且,“德国制造”不是批量生产的大路货,而是为顾客量体裁衣的高端产品。这样的产品本来就价格不菲,再贵一些,顾客可能会痛苦,但不一定因此而“割爱”。用图宾根经济学家斯达巴蒂(Joachim Starbatty)的话说:“我们出口的又不是香蕉。”
不过,估计没有德国政治家敢于做退出货币联盟这样自绝于欧元区人民的决定。从默克尔、奥朗德,到拉霍伊、蒙蒂,直到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大家似乎下决心誓死扞卫欧元。如果成功,皆大欢喜;倘或失败,最不济的后果是几年之后大家一起在债务泥沼中沉没,欧元区宣布破产,德国人在一百年之内经历第三次货币改革。即使在那个天昏地暗的零点时刻,我坚信第一个从欧元废墟上站起来的仍将是德国——因为欧元的尝试虽然失败,锐意创新的德国企业仍然在,“德国制造”的品牌仍然在。